我的大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 程光旭:牢记使命 扎根西部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9年06月29日 00:00

《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3/14期刊登我校党委书记程光旭的署名文章《牢记使命 扎根西部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文章从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牢记师范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着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三个维度,结合学校内涵式发展实践,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根西部办好社会主义师范大学进行了阐述。


相关链接:http://www.gzhshoulu.wang/article/3510541

全文如下:

牢记使命 扎根西部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北京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改革发展、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才需求的历史变化,科学概括了新时代高校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和方向,明确提出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鲜活的时代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文献之一。作为地处西部的部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党委把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内涵式发展实践,铭记扎根西部办好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牢记师范大学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这深刻揭示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也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

20世纪40年代中期,陕西师范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时刻和抗战烽火之中。建校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办学主张。建校70多年来,在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的起伏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相连,坚持把培养出优秀教师作为立校之基,把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办学之本。70多年来,学校牢记师范大学的初心与使命,坚持教师教育特色不动摇,发扬“扎根西部、奉献教育”的“西部红烛”精神,在西部大地上高高举起师范教育的旗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这些毕业生中约有12万人,默默奉献在西部基础教育一线。他们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助推着西部基础教育在历史性变革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交通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等原因,引进高水平教师和留住教师的难度较大,使得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及东部的平均水平。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扎根西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 “四个自信”,以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进一步做好国家公费师范生教育;落实好《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着力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以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为契机,推进由学校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传播智慧港”等的建设,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提升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质量为抓手,积极构建服务基础教育的工作体系,加快筹建西部教师教育创新与培养基地,为振兴西部教师教育、提升西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水平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着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先后提出了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大论断和战略要求。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坚持师德师风标准的首要性,并以师德师风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原理,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陕西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更应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也就更为重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学校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全校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努力建设一支能够肩负起新时代新使命,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健全师德建设组织机构,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师德建设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部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建设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系列文件,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强化理论武装工作,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并组织不同层级的专题学习培训,进一步夯实广大教师的思想根基,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完善师德考核体系,把师德要求作为关键指标融入人才引进、评优奖励、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等工作中,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坚持师德“一票否决”,进一步深化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改革;选树优秀师德标杆,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推介,涌现出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师德标兵等一批先进师德先进典型。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高校的任务时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基点对新时代的青年提出了殷切期盼。这一重要论述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论述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同时又把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道德标准、知识标准和实践标准提高到了新水平新境界。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要求,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大学,不仅要培养出拥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能够引领社会文明,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浓厚家国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出更多新时代的 “四有”好老师。为此,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抓住内涵发展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工作,积极推动把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有机融合,建立以“思政+”为驱动、以“领导、激励和评价”三大机制为保障、以“思想引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协同育人、学术科研育人、组织协同育人”等六大平台为支撑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继续在公费师范生中开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特色思政必修课,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和品格的奋斗故事,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自觉树立“扎根西部、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服务教育,心系人民、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为青年学生成长为“四有”好老师奠定思想基础;积极探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成长”等课程,形成有效的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马列理论读书社这个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红色社团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读理论、学理论、实践理论,把科学理论的学习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追求和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有效结合起来。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重点,聚焦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完善学校党委、院系、支部、党员四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发挥好组织育人的功能。坚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突破口,组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以“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支撑一流人才培养。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